春申君黄歇_【潢川县名人】

春申君黄歇_【潢川县名人】

作者: 潢川县百科阅读:

简介

黄歇(?—前238年),楚国人,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大臣。

黄歇游学博闻,擅长辞辩。楚考烈王元年(前262年),以黄歇为相,赐其淮河以北十二县,封为春申君。黄歇明智忠信,宽厚爱人,以礼贤下士、招致宾客、辅佐治国而闻名于世,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、赵国平原君赵胜、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“战国四公子”。

前238年,楚考烈王病逝,黄歇奔丧时,李园令人埋伏于棘门之内,杀害春申君及其全家。

被后人尊称为"战国四君子"之一的春申君黄歇,是黄国贵族后裔,以礼贤下士、门客三千而著称。黄歇学识渊博,善于辞令,遇事临危不惧,处变不惊,倾力助楚国太子熊完继位后被封为令尹,辅国持权使楚国重新崛起。后楚迁都寿春,春申君封地由淮北12县改封吴地(在今上海、苏州一带),其家族也随之迁离黄国故城(今信阳潢川)。

质秦十年,熊完被软禁在咸阳行馆,受尽宣太后和秦昭王母子的冷遇,杀戮的刺激,以姬妾的监视,以至于昌平夫人被害,世子昌平君被隔离,让熊完性情暴躁心灵扭曲。黄歇不仅要顾全太子的安危,还要为国事与秦王周旋,更要在秦王的严密封锁下建立与楚国沟通信息的渠道。为了防止太子处于孤立无援的绝境之下,黄歇先后取得行馆戍卫王龁、客卿范雎和华阳夫人的信任,为日后归国埋下伏笔。

楚襄王薨逝,子兰发动政变。黄歇设计令熊完转道魏国归楚,自己则留在咸阳与秦王冒死周旋。秦王得知熊完离境,迁怒黄歇,欲杀黄歇泄愤。范雎拼死劝说,保全了恩人的性命。黄歇保太子熊完安全归国,巧妙平定了子兰之乱,拥熊完继位,黄歇获封春申君升为令尹,领吴越荒蛮之地,苦心经营,终成富邑。令尹监国,先罢倡优,后灭鲁国,联合赵魏韩,共却强秦。有赵人李园李环兄妹,借熊完无子嗣之机,媚惑上位,诞下二子。谗言熊完,陷害黄歇,最后将黄歇杀害。数年后,秦王嬴政灭掉六国,黄歇与楚国,成了历史。

评价鉴赏

读历史小说不可错过春秋战国,看战国四公子不可错过春申君,了解春申君,首推曹雁雁。这里是热血杀伐的战场、凄美烽火的宫廷、是舌战群雄的气度、名满七国的传奇!全书十二章,全方位立体而生动的谱写了贵族君子的最后盛宴,撬动了一个全新时代的霸气开场,是一部蕴含史料的精华之作。(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周大新评)

春申君是楚国晚期一位重要的政治人物,他虽然希冀以一已之力力挽狂澜,但终以悲剧性的结局为后人留下慨叹。作家怀着对家乡信阳历史文化的敬畏和深情,在写出了孙叔敖、息夫人等系列楚国人物群像后,再现了春申君这个风流倜傥而又充满政治智慧的文学形象。春申君属于楚国,但也属于这个时代以及养育他的土地,属于民族和社会。但愿更多的读者通过这本小说走进立体丰满的春申君。(周百义评价)

墓址纪念

春申君死后葬地众说纷纭。一说他死后葬于安徽淮南市谢家集区李郢孜镇境内,今有“春申君陵园” [37]。一说他葬于古黔中郡开元寺(今湖南常德一带) [38]。陈桥驿主编的《中国都城辞典》称“皇陵冢、即春申君黄歇墓,在江陵城东35公里处,泥港湖东岸”。另,今江苏苏州之人颇敬春申君,不少民众奉之为城隍,为之立神主,定期祭祀。2002年9月,上海申博成功的欢庆晚会上高唱的第一首歌就是《告慰春申君》。



  • 上一篇:没有了
  • 下一篇:潢川县